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
基层教学组织培训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教督(2021)1号)与《鞍山师范学院基层教学组织培训工作方案》(鞍师发〔2024〕46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特制定本方案,以确保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的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一、培训目标
培训工作紧密围绕教育部“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全覆盖,强化教师培养培训和教学研究”的核心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情况,旨在通过系统化、常态化的培训活动,全面提升学院教师的教学能力、课程改革创新能力以及实践案例总结能力,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具体目标包括:
1.靶向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通过精准化培训促使教师革新教学方法、手段与内容,助力学院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深度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将数字化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程思政等现代教学理念作为培训重点内容,助力教师将前沿教育技术与教学模式深度融入教学实践,全力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3.着力规范教学组织建设,借由系统化培训使基层教学组织的教研活动实现标准化,保障教研培训工作逐步迈向制度化、常态化轨道。
4.积极促进经验分享与交流,培训工作在聚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同时,着重引导教师进行经验总结与分享,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增进学院内外教师间教学经验的互通有无,加速优秀实践案例的推广应用。
二、培训形式
为了确保培训目标的实现,学院将采用多种多样的培训形式,确保培训活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以适应不同类型教师的需求。培训形式包括:
1.教学沙龙。采用轻松活跃的形式,组织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遭遇的实际问题展开研讨交流,借此强化教师间的互动协作,激发思维碰撞,探寻切实可行的教学解决方案。
2.培训讲座。诚邀校内外教学名师、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分享前沿教学理念与先进方法,助力教师拓宽教学视野,夯实教学理论基础,提升教学理论层次。
3.专题研讨。聚焦特定教学主题,精心组织教师开展深度研讨与研究,引导教师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促进教师在该领域的专业精进与成长。
4.教学观摩与评课。有序开展教学观摩及评课活动,为教师搭建相互学习的平台,促使教师在观摩中汲取经验,在评课中反思自身教学,进而有效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5.线上线下结合。顺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潮流,学院充分挖掘并运用线上资源,开设丰富多元的线上培训课程,组织线上研讨活动,同时紧密结合线下实践活动,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培训效果达到最优。
三、培训主题
根据,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将在本学期开展以下四个培训主题,系统推进培训工作:
1.三月:AI 赋能课堂教学
顺应教育技术发展趋势,为教学模式创新提供方向;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优化学生学习体验,实现个性化教学。
2.四月:专业核心中文期刊发表的路径及注意事项
为教师提供学术发表的有效指引,解决教师在论文发表过程中面临的困惑,帮助教师了解学术期刊投稿的规则和流程,提升教师在学术研究和论文撰写方面的能力。
3.五月:基层教学组织要着力于课程建设和有效管理
明确基层教学组织在课程建设和管理中的职责与任务,规范教学管理流程。优化课程体系,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保障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促进教师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形成良好的教学团队,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
4.六月:知识图谱教学案例分享
引入新的教学工具和理念,拓宽教师的教学视野,让教师了解知识图谱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方法,通过分享实际案例,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
四、培训要求
(一)培训组织
学院教学副院长负责统筹和组织本学院的教研培训工作,根据学校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发布的建议主题,制定并发布学院本学期四个月的基层教学组织培训工作计划,确保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提前明确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和参与人员。
(二)培训实施
学院将根据培训计划,灵活选择培训形式,确保各专业每周开展一次培训活动,并将每周开展的基层组织培训活动过程性材料,整理成新闻稿上传至本单位网页的“教师发展专栏”,新闻稿内容涵盖培训活动内容、现场照片、取得的成效等信息。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5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