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已经面向海内外出版发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集中反映了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体系、发展脉络、主要内容,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权威、最系统、最鲜活的原著原典。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文章,与读者共同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
——编 者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价拯救生命、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人民”二字的千钧分量。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连续执政70多年,引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就是因为其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所以,广大人民群众理性地认同、坚定地支持中国共产党。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总结过中国共产党的这一成功经验,他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也有深刻感悟。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回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看望父老乡亲时深情地说,我在这里当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从那时起就下定决心,今后有条件有机会,要做一些为百姓办好事的工作。他曾饿着肚子问周围的老百姓,你们觉得什么样的日子算幸福生活?老百姓给了三个答案:第一个目标是希望不再要饭,能吃饱肚子;再进一步,就是能吃上纯高粱米、玉米面;第三个目标是,想吃细粮就吃细粮,还能经常吃肉。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之后,无论是在哪里任职,他都竭尽全力带领干部群众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取得突出成绩,赢得广泛赞誉和高度认同。
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科学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们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落下,一个也不能少,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全面深化改革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面依法治国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全面从严治党要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人民至上”是最终的价值指向,也是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收录了习近平主席2019年3月22日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的谈话要点:“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确实,人民至上,在党的创新理论和实践中得到了全面和充分体现。一个矢志为了人民并得到人民衷心拥护的大党,将在前行的路上变得更加强大,将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创造更多奇迹、更大辉煌。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